我們建造的“家”,我們來守護 | |||||
| |||||
8月末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成都部分區域擴散,投資公司資陽項目公司所在地及自主運營的駿興棚改項目小區處在了“靜默管理”區域內。在接到通告后,項目公司一方面根據屬地疫情防控政策實行部分員工居家辦公,另一方面第一時間啟動小區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迅速動員物業管理團隊,并集結30余名員工組建志愿隊伍,全力支持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守“小家” 才有“大家” 資陽項目公司部分員工正根據屬地疫情防控政策實行居家辦公,但趙建軍夫婦的家里,卻傳來“爭執”的聲音:“我們都去當志愿者了,誰輔導孩子上網課?” “有大家才有小家,我是黨員我必須去!”沒過一會兒,這場爭執達成了夫婦二人共同“逆向前行”的結果。他們即刻前往所在社區,負責起核酸檢測登記、宣傳及住戶信息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擴散前期,數輪全員核酸采集工作帶來的龐大采集數量,將工作時間定格為當日7點到次日凌晨,但高壓下的趙建軍夫婦從未缺席?!啊熬€’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辛苦著,這場無聲的戰疫不能在我們這里掉鏈子?!壁w建軍夫婦說道。 連日沖在社區疫情阻擊一線,家中兩個年幼的女兒也只能托給父母照看。深夜回家時,兩個孩子早已入睡,早上出門時,兩個孩子還未醒來,連續10余天,天天如此,明明住在一起,卻好像都沒見上一面。臨近中秋的這天,思女心切的趙建軍在落實當日各項志愿工作后,終于抽時間給家里去了電話?!鞍职?,我們給你和媽媽留了好多好多月餅,我們非常聽話,等你們安全回家吃月餅喔!”大女兒高興地說道?!俺栽嘛?!爸爸”,就連小女兒也口齒不清、奶聲奶氣的叫道。都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僅僅是聽到電話那頭可愛的聲音,趙建軍連日來的疲憊便一掃而光。夫婦倆知道,這是懂事的女兒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父母的決定。 “紅色身影”來回穿梭 “下樓做核酸了......”“大家排好隊,間隔一米”。身穿紅色志愿馬甲的資陽項目員工黃穎每天準時通知居民下樓核酸,指引大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有序排隊,一站就是一天。 黃穎服務的小區為老舊小區,居民大多上了歲數,不能靈活使用智能手機。為提高核酸檢測效率,黃穎和其他志愿者們急中生智,讓可以用智能手機登記身份信息的居民排成一隊,老年人和帶小孩的居民排成一隊。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他就去認真教他們如何操作打開健康碼;使用老年機的老人,他就去協助他們用身份證登記;一些小朋友做完檢查后,比較好奇、駐足觀望,他就去提醒家長盡快帶小朋友回家,特殊時期嚴守不出戶、不聚集的規定......紅色的身影來來回回穿梭在隊伍中,成為核酸現場一道別樣的風景?!爸须娊ǖ闹驹竿痉浅X撠?,感謝你!”張大爺笑著說道,他剛在黃穎的解說下學會用手機進行掃碼登記檢測。 9月3日,因核酸檢測登記系統升級耽誤了采樣進度,導致核酸采樣工作一直進行到了凌晨3點,焦躁不安的情緒讓少數居民開始抱怨?!罢埓蠹夷托牡却?,系統比較慢,現在時間已經比較晚,老人和小孩單獨一列先采樣,請大家理解.....”黃穎一遍一遍,拖著沙啞的嗓音喊道。 志愿者變身為“配送員” 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于凌晨啟動,志愿者們通宵達旦,從布置核酸檢測采集點到分配人手組織居民有序參檢,日常疫情防控應急演練訓練出的基本功為此次緊急應對突發疫情筑牢了第一道關卡。 駿興棚改項目小區地處中心城區外圍,周邊商業相對較少,居民只能通過線上采購獲取一些簡單生活必需品,部分業主的特殊生活需求仍亟待解決。 65歲的李阿姨焦急地找到物業,她和3歲的小孫女被隔離在家,想請物業幫忙購買兒童用品。志愿者們搖身一變“配送員”,組建了一只特殊的“保供”隊伍,主動承擔起了小區近50戶特殊業主的生活物資代買代送任務。 為更好滿足大家的需求,采購到最具性價比的物資,“配送員”們使出渾身解數搜尋商家資源。除附近的超市、便利店、生鮮果蔬店以外,他們還到小區周邊的農戶手里采購新鮮的瓜果蔬菜和肉食產品。全市交通工具禁止上路,他們就步行前往采購,往往一趟物資采購運送就要花3、4個小時的時間……他們每天早上一睜眼就開始統計業主的采購需求,然后匆忙趕往采購點,買好物資后又人力抬回小區,再分組送貨上門,忙得不可開交。 小區李阿姨拿到物資后,激動地說:“中電建員工總能考慮到我們的實際需求,每天看著你們不僅要忙于社區的核酸檢測組織工作,還要起早貪黑的為我們配送生活物資,特殊時期真是太不容易了,非常感謝你們!” 9月中旬,隨著成都“5+1”區域大部分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資陽項目公司的志愿們也結束了志愿服務。封控期間所有工作正常開展,秩序穩定,直至資陽市非中高風險地區解除封控的那天,未有一列感染者?!白鳛橐幻h員干部,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必須沖鋒在前,勇于擔當,實實在在為群眾做點實事,用黨員‘志愿紅’守護好居民群眾‘健康綠’!”黃穎感嘆道。 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趙建軍夫婦、黃穎這樣的黨員同志默默付出,才筑就了社區抗“疫”的堅強防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耐心細致的志愿服務描繪了新時代電建人建設一方愛護一方的追求。一道道“紅色身影”閃耀在抗疫一線,他們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讓熠熠初心散發護衛人民的光。 |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